近两、三年读完后落实在自身上的4本书
书架上未拆封的书从很早之前就多过了细读、粗读过的书,所谓的细读也就是比粗读多读了一两遍。仔细想想,近两、三年读过的书,对自己产生影响,并用在工作中的书影响最深的书是下面4本:
这四本书的阅读速度都很快,但书中所蕴含的简单道理却都在30岁的年纪才有所窥探——至少亡羊补牢吧——学会之后便开始用了起来,或想了起来。
《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》所感所获
笔记是人的第二大脑,虽然可以说“遗忘是大脑高效工作的一种机制”,但其实只要近期不用的知识,很快也便遗忘了——在后续使用时,如何快速的捡起来复习,以让大脑快速的恢复到之前的水准,通过笔记将第一遍读书、学习的所思所想,也变成了一种非常使用和高效的方式。
这样想起来,之前学生时代,甚至之前的所有读书、上课、学习都没有笔记,“糊涂”的想法是:一下子学会何必要笔记?但这种思想最大的错误是:遗忘是不区分会与不会的,会的过段时间也会遗忘,而遗忘之后重新学习还是需要重新安排时间,通过笔记可以将这种时间成本降到最低。
备注 《C程序设计的抽象思维》和《C语言的科学和艺术》两本书除外,这是对我软件开发影响最深的两本书,能得到这两本书是我的幸运,专门做了一个启源的小站点记录这次的学习经历。
我的应用
- 细读的书会读3遍,理解一遍,复习一遍,同时笔记一遍,笔记的形式或者是PPT、或者是脑图,或者是Markdown文本;
- 认真的做会议笔记,把自己的想法快速记录下来——脑子里时不时蹦出当前会议或读书不相关的事儿——也有可能是灵感,让大脑天马行空会错过一些东西——虽然我认为联想出的天马星空想法更有价值,是大脑思维的打通,但记下来很关键,同时让大脑减负快速回到当下主题。
《神奇手账》所感所获
不能把混乱的工作或混乱的大脑条例清晰的呈现在一张纸上,那么执行就无从谈起。时间管理的关键是把重要的事安排出时间。这本书中各种神奇的表格和对笔的灵活神奇使用——省了不少买笔的钱,一支5色笔就足够了。
我的应用
- 这本书是上面笔记实操的指南和方法指导。
- 时间管理。
《匠人精神》
抄录影响最深的3段话吧。
我想培养的,不是“会做事”的工匠,而是“会好好做事”匠人。 所谓“会好好做事”,就是一心想要客户满意,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,能够从容、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,同时具备能与客户顺畅交流的沟通能力,并且针对家具和材质等问题,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、如数家珍。
我自己则必须每天都要有进步,我要让大家看到,即使你完全了解今天的我,一周后的我又会是不同的一个人。
育人,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。从学徒的角度来看,上司必须始终是个了不起的人。事实上,也唯如此,这个工作才有价值。我常常觉得,见证别人的成长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。
——秋山利辉
秋山老师的用心和执着,是我个人进步和团队管理的基本思路,于自己是不断进步,于团队每个成员也是不断进步。
我的应用
- 团队博客计划;
- 团队分享计划;
- 团队季度目标;
- 个人技术研究。
《清单革命》的所感所获
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,在阅读的过程中,不断的揣测其中的案例,不断的跟自己的工作流程对比,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流程问题。而对关键环节的把控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。将工作内容的环节和复查机制设计好,也是团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我的应用
- 15分钟项目评审和复审会流程;
- 分享会前评审PPT;
- ……
轻轻的推荐给大家。